今年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“青春之心灵、青春之少年”定为今年的主题,倡导全社会关注、支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。当天下午,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来到市北辛中学通盛路校区开展义诊、心理健康知识讲座、团体心理辅导等服务。
随着国家“双减”政策的出台,“身心健康”“全面发展”等关键词也频频出现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,形成自信、自强的精神品质,树立理想、信念远比“分数”更重要。而儿童青少年时期恰恰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,心理健康已然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关注焦点。
青少年处于从儿童走向成人的重要过渡阶段,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,他们内心敏感且矛盾,自我意识、边界感、明显加强,具有强烈自尊心。一方面想要独立,想摆脱对家庭的依赖,另一方面又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摆脱这种依赖,现实和理想的矛盾造成了青少年复杂的情绪状态,行为举止容易冲动。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,比如厌学、网瘾、情绪障碍、品行障碍、亲子冲突等问题,很多学生在认知上非黑即白,遇到一点挫折便认为丧失了一切希望。
从近几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就诊情况来看,现在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增长较快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方面,如抑郁、焦虑、强迫等。预防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,需要早期(12岁以前)就要注意关注,家长和学校应该尽早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,及时沟通疏导,实施干预。儿童青少年们能主动学习,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;家长则要像关注躯体健康一样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;学校能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、预防学校欺凌与暴力、早期识别和干预心理问题。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,孩子的潜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,“分数”自然也不是问题。
在本次义诊活动中,王浩医师现场给同学开展一次团体心理辅导,让各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。在一圈活动下来以后,有一部分同学反映很激动也很兴奋,参与感十分强,能从中感觉到孩子的自信和乐观学习生活的精神。也有一部分孩子表现为不是特别自信、紧张、不敢与人沟通,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。后来,通过一些共情、支持等一些心理学方法,有些学生慢慢敢于在团体中表现自己。这只是团体心理治疗的一个缩影。
团体心理治疗实际就是模拟一个小型社会,在这个团体中你可以相对安全地表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,同时团体其他成员会给你最真实的反馈,而这些反馈是带着中性的或者友好的出发点表达出来。参与者可以从这种反馈中更清楚地了解自己,或者可以通过尝试在团体中一点点调整自己,拿到一些顺畅的体验,从而增加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能力。实际上,对自己了解越多,对自己越有帮助。
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龙总结出了11个团体咨询的疗效因子,希望重塑、普遍性、传递信息、利他主义、原生家庭矫正性重现、提高社交技巧、行为模仿、人际学习、团体凝聚力、宣泄、存在意识因子。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从2019年开展团体心理治疗至今,持续上百场,很多参与者切实感受到了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己的家庭、对亲子关系、亲密关系、其他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。(王浩)